真正发展起基层医疗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2927.html

临床上,碰到高度可疑脑动脉瘤等血管疾病的病人,医生都会建议做一个DSA检查。但不少患者不理解:“我都做了CT、MRA,还不能确诊吗?为什么医生还要我再做DSA检查呢?或者,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我做DSA检查呢?”

为了回答患者的疑问,今天专门请医院脑血管病病区主任张琪博士为大家解答。

张琪博士指出,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等脑血管病的诊断在临床上必须依据影像学检查来明确病变的部位、严重程度等。早前,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有限,但是随着上个世纪后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神经影像学CT、MRI、DSA和PET等技术不断提高,带动了脑血管病学的发展。其中尤以DSA作用最为突出。

DSA是一种可以清晰观察到血管病变的检查方式。它的全称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是将常规血管造影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端诊疗技术。通过穿刺动脉(一般选用右股动脉)放置一动脉鞘和导管,在导丝引导下,从股动脉逆行而上达到主动脉弓,顺行选择所要显示的血管,注入含碘造影剂;同时,将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X光摄片成像。成像后,通过电子计算机去除颅骨和其他软组织的干扰,即可获得清晰的颅内血管显影。

▲颅脑侧位DSA显像图

▲颅脑正位DSA显像图

01

DSA、MRA、CTA检查的区别

MRA(磁共振血管成像)中TOF-MRA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MRA技术。其特点是无创,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就可以完成,可以在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同时进行,但是对脑血管疾病检查的分辨率较差,可以作为脑血管疾病的筛查。

CTA,需要注射含碘的造影剂,在做之前需要了解肾功能情况(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可以快速完成,病人痛苦少,分辨率也较MRA有所提高,可以作为快速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DSA不但能清楚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颅内大血管及大脑半球的血管图像,还可测定动脉的血流量,所以,目前已被应用于脑血管病检查,特别是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定性定位诊断,更是最佳的诊断手段。不但能提供病变的确切部位,而且对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也能清楚地了解,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另外,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DSA可清楚地显示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等,对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进一步查明导致出血的病因,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等。因此临床上视DSA为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张琪博士指出,DSA属于创伤性检查,因此,首选检查往往是MRA或CTA检查,需要进一步检查,特别是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时候,可通过DSA明确诊断。有些血管疾病在行DSA检查的同时还可行介入治疗。

▲张琪博士正在进行介入手术

02

脑血管造影术—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

(1)颅内外血管性病变,如出血性或闭塞性脑血管病变。

(2)自发性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检查。

(3)头面部非血管性、富血供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况。

(4)观察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性。

(5)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6)欲行暂时性或永久性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术,须做球囊闭塞试验评估的患者。

禁忌症

(1)严重碘过敏、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2)凝血功能严重异常伴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

(3)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

(4)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

(5)已明确血管性病变或富血供病变,但无血管内手术和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

(6)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相对磁共振(MR)、CT和超声等影像诊断类设备,DSA功能上偏重于治疗。

DSA血管介入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和导管等器械所进行的诊断与治疗,并以治疗为主的一门学科。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型治疗方法。

03

神经介入主要做什么工作?

神经介入顾名思义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张琪博士介绍,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它是一种新兴的微创临床技术,为许多脑与脊髓血管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途径。如脑血管疾病,传统治疗手段是药物和外科手术,而神经介入可以和传统的开放手术巧妙结合,使原来无法或难以治疗的脑血管疾病得到满意疗效。人体的动脉都是相通的。神经介入实际是利用了人自身的血管管道治疗,从大腿根部的腹股沟处穿刺股动脉,伤口只有大约一个小米粒大小,导管由此进入,建立进入脑动脉的通道,之后脑血管支架、扩张球囊、弹簧圈等介入材料就可以通过导管到达至靶血管和靶病变,快速撑开患者狭窄闭塞的血管,或应用弹簧圈堵塞动脉瘤和出血点。

04

神经介入技术主要是诊治脑与脊髓血管病

1

全脑血管造影术:

将导管通过大腿根部微小切口送进血管,到达发病的大脑。它能够发现毫米级的细微血管病变,提供清晰准确的血管影像,为介入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2

急性脑梗死动静脉溶栓:

可以使脑梗塞患者闭塞的血管短期内再通,最大程度减轻死亡或失语、偏瘫的不良后果,避免和减少残疾的发生,患者发病后6医院就诊方为有效,越快越好。

3

机械取栓:

将导管经过股动脉插入体内,经过血管造影确定血栓位置,然后将血栓取出,可缩短脑卒中血管再通时间,恢复血管畅通。特别适用于大血管闭塞的危重急症患者。

4

颈、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

在局麻(或全麻)情况下,经股动脉穿刺放置动脉鞘,经鞘孔输送系统,把支架放置血管狭窄部位,给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使狭窄部位血液恢复或改善,从而缓解症状达到治疗目的。

5

动脉瘤栓塞术:

只需要在病人大腿根部开个小切口,用一根纤细的微导管经血管抵达所要治疗的动脉瘤部位,向动脉瘤内堵塞非常精细的弹簧圈,达到根治动脉瘤的目的。是微创外科的方法之一。

▲一位动脉瘤患者术前影像

▲术后,造影显示动脉瘤无显影,栓塞成功

05

神经介入治疗的优势

神经介入治疗不同于传统的开颅手术,具有不开颅、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的特点:

1.微创手术、体表不留瘢痕:神经介入技术避免了开颅手术带来的组织创伤,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2.适应症广,绝对禁忌症少:神经介入手术操作创伤小、时间短,对病人而言损伤轻,痛苦小,危险低;那些因合并症多不能耐受开放手术或全麻的患者,是一个好的选择。

3.快捷、迅速:神经介入手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实施,如急性脑血栓的介入治疗。完成股动脉穿刺,并将导管插至病变血管,常可以在数分钟或十余分钟内完成,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血管再通,挽救脑组织。对于急性脑梗塞的机械取栓治疗就是介入治疗快捷的最佳体现。

4.可以与外科手术互相补充,有机结合。比如:大的脑动静脉畸形,直接手术切除创伤大、出血多、危险高,可以先部分栓塞,缩小体积,控制血流量,手术全切就更安全。颅内富血运肿瘤,术中出血不好控制,常常无法切除或不能全切,采用术前栓塞后就会大大提高治愈率和安全性。近年来,复合手术(也称杂交手术)在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倍受推崇,就是将神经介入与开放手术有机结合的结果。

▲医院DSA介入手术室配备了双C臂血管造影系统

飞利浦双(单)C臂血管造影系统(DSA)是目前先进的介入放射设备,它拥有新技术平台,悬吊式机架设计,全程2K影像链、DoseWise射线防护体系、旋转采集、实时3D技术等优点,使设备使用更灵活、更方便、更安全;图像的分辨率提高,微血管的显示更加清晰;辐射减少;令介入手术更安全、更快捷、更准确完成。

脑血管科是医院“学科建设攀登计划”两大重点建设学科之一,神医院发展方向。DSA检查具有检出率高、细节准确等优势,是颅内动脉瘤等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医院拥有DSA(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介入手术室、全数字化Hybrid-OR复合手术室,配备了双C臂血管造影系统(DSA)、全数字磁共振3.0T、高端排iCT等大型设备。

并与刘建民医师团队进行合作,不断致力于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水平的提升。目前,医院可开展的介入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狭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静脉畸形等。已开展脑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累计达百余例。

▲医院“示范防治卒中中心”

年12月6日—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简称“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年脑卒中防治工程总结会”在武汉召开。会上,国家卫健委脑防委授予医院“示范防治卒中中心”称号。

作为“示范防治卒中中心”,医院搭建了集院前急救、专科救治、院后管理为一体的多学科、多模式卒中救治平台,开通的“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DNT最低已达到27分钟(国际标准DNT为1小时以内)。该项目还成功获评首批上海市“创新医疗服务品牌”。

专家介绍

张琪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医院脑血管病病区主任

张琪,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师从我国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刘建民、许奕教授;从事脑血管病临床工作十余年,主持或参加各类神经外科手术余台,尤其擅长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介入微创治疗;长期从事缺血及出血性卒中的急诊治疗,近5年来每年完成和参与急诊取栓及动脉瘤栓塞余例,在缺血性及出血性卒中的诊疗上积累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作者:青松编辑:Blue

你可能还想看

■中年男子脑干出血命悬一线张琪博士团队勇闯禁区行微创精准穿刺手术保住生命

■五旬男子大脑中动脉闭塞张琪博士团队成功为其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

■“阳光大男孩”突发脑出血脑卒中并非老年人“专利”

告诉别人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